1、 献血 医学科研日新月异,创造了无数奇迹。然而,至今却没有研制出一种能完全代替人体血液全部功能的人造血液,供给临床医疗、急救和战备使用。因此,血——这种被人们称为“生命之河”的宝贵物质,目前还只能从健康适龄的人体中获取。献血就是健康人献出少量血液,输给需要补充血液的病人,以挽救他们的生命。 2、 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就是健康适龄公民自觉自愿献出可以再生的少量血液或血液成分去挽救垂危病人的生命,而献血者不要任何报酬。《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自1998年10月1日起,国家在全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是由于我国几十年来的临床医疗、战备、备灾储备和生物制品用血,一直依靠少数人卖血来获取,供血者和受血者健康得不到保障。而无偿献血的人是健康人,半年以上才献血一次,不但血液质量高,血源性传染病大大降低,而且血型也更多样化。通过无偿献血,还会激起人们奉献爱心的自豪感,增加社会责任感和公民义务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3、 无偿献血的对象 凡年满18周岁至55周岁的公民,经健康检查合格的都可以参加献血。 4、 无偿献血率先人群 国家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率先献血,对树立社会新风尚作表率。 5、 无偿献血模范带头人群 广大党团员干部、医务工作者、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职工应带头参加无偿献血,起模范作用。 6、 无偿献血者的权利 (1)凡无偿献血者,有受表彰奖励的权利。 (2)无偿献血者本人及其直系亲属医疗用血时,可免费使用其无偿献血等量或几倍的血液。 (3)献血者参加献血时,可享受免费体检、化验的待遇。 (4)献血者人格应受到尊重,保护献血者个人隐私。 7、 公民献血应遵守的规定 (1)要如实填写献血登记表,不谎报、不隐瞒既往病史; (2)一次献血一般为200~400亳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8、 无偿献血者的待遇 对无偿献血者,由市、县(市)献血办公室发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作的《无偿献血证》,有关单位可以给予适当补贴,并可享受1天公休假。 9、 献血后注意点 (1)拔针后应伸直前臂或前臂伸直后稍稍上抬,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针眼处及上方5-10分钟止血。不要屈肘止血,因为屈肘会给手背静脉网回流心脏的血液增加一定的阻力,使血液回流受阻,从血管的针眼处溢出,而出现皮下瘀血;也不要捻动棉球,那样会使血管上的针眼刚粘合住又被揉开。 (2)正常人献血200~400毫升后在饮食上应注意营养搭配,适当补充营养,吃些瘦肉、蛋、奶、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当天可多饮水,但不要暴饮暴食。 (3)献血后为防止针眼感染一般1~2天内不要沾水,保持针眼处清洁,以防感染。 (4)献血后当天不要参加剧烈运动或通宵娱乐活动。
|